您好,欢迎来到漳信易
关闭

中银协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1》

发布时间:2021-12-15       来源:农金微官网 观看:383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农村合作金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黑龙江省联社牵头组织编写,浙江省联社、福建省联社、江南农商行、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等15家等单位共同参与。报告对象涵盖了农信社、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中小银行主体。

相较往年,本次《报告》着眼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2021年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历史特殊,在内容上更加紧扣特殊阶段、特殊情况下的行业发展态势,对过去一年全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业务发展、经营管理、转型创新、法人治理、社会责任、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分析,对未来后疫情时代农村中小银行的战略新机遇、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方向做了针对性思考和展望,并对农村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重点主题进行了聚焦研究。是具有总括性、全览性、权威性的行业年度报告,对致力于研究中国普惠金融、农村金融、乡村振兴金融实践、中小银行机构发展等课题的相关院校、从业者、社会人士均有较强参考价值。《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图片

一、运行环境篇:疫情冲击下,农村金融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


《报告》认为,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年实现GDP总量101.6万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2.3%。经济稳定恢复同时,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业农村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势头。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农村居民消费实际下降,PPI同比呈现先降后升态势,CPI同比呈现前高后低走势。粮食连年丰收总量平衡,但也面临着粮食安全、种业卡脖子等问题。面对疫情冲击,2020年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稳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充分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金融政策进一步强调减费让利,助力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深刻变化,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政银关系持续加强、客户需求加快升级,农村中小银行面临新形势和新变化,需要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加快战略转型和业务创新。

二、业务发展篇:特殊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依然保持资产总量稳步增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国各级中小银行机构精准施策,积极应变,真抓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各项业务经营均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末,资产总额41.53万亿元(其中,农合机构39.59万亿元、村镇银行1.93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2.99%;负债总额为38.39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3.10%,比上一年度增长4.14万亿元,增速12.10%,略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国农合机构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08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8万亿元,占全国银行业总量的35%,在所有类型银行机构的总量中排名第一。17省农合机构2020年度信贷投放总规模位居当地贷款市场份额首位。2020年,全国农合机构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07.34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8.50亿元,同比增长2.13%;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15%,较2019年提升了0.27个百分点。

三、经营管理篇:在复杂严峻形势中,实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式的影响,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各机构始终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服务“三农”和小微等主体上,围绕“六稳”“六保”,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大力实施惠企纾困政策,加大有效金融供给,重点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有效助力了经济恢复增长和民生改善。在风险防控上,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始终认真贯彻中省关于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通过持续加大风险处置化解力度、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增强了风险抵御能力,资产质量整体稳健,风险防控工作整体稳中向好,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及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队伍建设上,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强化队伍建设,员工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显著优化。截至2020年末,全国农合机构现有在岗员工91.8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员工43.6万人,占比47%;大专以上学历83.1万人,占比超过90%。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整体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图片

四、转型创新篇:面对新时代的呼唤,农村金融行业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转型创新持续加快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持续加快经营模式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科技赋能,加快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营模式转型上,实现了服务模式由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盈利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产品创新上,着力推进负债类产品优化、强力推进信贷类产品创新;科技赋能上,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金融科技整体布局;强化线上赋能,加快金融生态重塑;强化线下提效,加快智能化网点建设。在有效满足农村经济主体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决战决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展现了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硬核担当。

五、法人治理篇:农村中小银行正在向现代商业银行方向快步迈进


2020年,全国农商行改制进度持续加快,公司治理和股权管理持续改进,各省、市、自治区按照银保监会的政策指导,坚持“成熟一家、改制一家”原则,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农村中小银行正在向现代商业银行方向快步迈进。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616家,较2019年年末减少逾百家。全国已有12个省市完成农信社改制工作,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及安徽、湖北、江苏、山东、江西、湖南、广东、青海共8个省份农信社改制成农商行的任务已经完成。全国已组建农村商业银行1545家,农村合作银行27家。通过改革募集股本超过1万亿元,资产规模达到38.1万亿元,机构资本和经营实力得到增强,为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奠定了较好基础。

六、社会责任篇:农村金融行业切实扛起助力脱贫攻坚、服务抗疫保供的小法人时代担当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的基础上,紧扣“六稳”“六保”要求,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和服务实体经济本源,聚焦扶贫攻坚、抗疫保供、乡村振兴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加大金融供给,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为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强的金融支撑。在扶贫攻坚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围绕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强化金融精准扶贫顶层规划,并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快金融创新、优化服务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农村金融力量。
图片

七、党的建设篇: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铸起以“红色农信”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党建之魂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涌现出独具农信特色的党建品牌和模式,在支农支小、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防范风险等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上,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把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发挥农信社党组织在法人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农信社法人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法人治理结构之中,明确权责边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特色“党建品牌”构建上,农信社深入挖掘、宣传、打造“红色农信”品牌,在党建业务融合的探索上,涌现出独具农信特色的“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垄上行金融服务队”“红马甲金融服务队”等党建品牌和模式,在支农支小、乡村振兴、普惠金融、防范风险等主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谱写了党建引领推动农信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篇章。
图片

八、展望篇:科学把握机遇和挑战,推动实现“十四五”时期农村金融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1年,中国将进入“十四五”发展时期,这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非凡。与此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提出了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并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扩大对外开放、争取有利国际环境的同时,加快转换增长动能,培育和激活县域经济和消费市场,以庞大的内需市场应对外部冲击,已成为国家“十四五”期间的重要战略方向。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所呈现的新情况与新特点,农村中小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也将发生重大变化。

“十四五”时期,农村中小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中小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二是农业转型升级蕴含金融服务需求大额化、长期化的机遇;三是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推动农村中小银行业务转型升级的机遇;四是政策扶持力度增加,为农村中小银行发展提供政策机遇。同时,农村中小银行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低利率环境常态化,净息差大幅收窄的挑战;二是冲击实体偿债能力,资产质量恶化的挑战;三是让利实体经济,盈利增速放缓的挑战;四是疫情防疫支出大,运营成本增加的挑战;五是经济下行加速,资产荒问题的挑战;六是科技运用能力面临数字鸿沟、信息化不足的挑战。

对此,农村中小银行应及时把握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强化适应能力,加快战略转型,通过提升经营质效,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构建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等措施,全力实现“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图片

九、专题篇:《报告》聚焦近年来农村金融领域重点热点话题,精选代表性机构“一把手”权威观点回应行业发展关切。


针对过去一年农村金融领域重点热点发展问题,各农村金融机构因地制宜、靶向发力,纷纷交出符合本土实际、具备自身特点的高分答卷。《报告》精选了过去一年部分机构“一把手”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全面展示了这些代表性机构在献礼建党百年(北京农商行、江苏省联社)、发展普惠金融(浙江省联社)、服务乡村振兴(黑龙江省联社)、服务实体经济(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西省联社)、赋能社会治理(上海农商行)、推动数字转型(湖北省联社、贵州省联社)、打造清廉金融文化(陕西省联社)等方面的先进理念、经验和做法,选摘刊物均为业内影响力大、传播度高、权威性强的主流刊物,集成了农村金融机构过去一年中最突出、最典型的样本案例,确保能为全行业乃至相关行业起到标杆参照和权威指引的效果。
来源:农金微官网